电话:400-023-5634
邮箱:admin@slashedon.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88号
kk体育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南京市以三维电子报建为切入点,开展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施工图智能化审查应用,将审查审批范围从规划报建逐步扩展到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环节和运营维护阶段,实现在“多规合一”管理平台上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审批和管理。
近日,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23年首批市级地方标准,由市建委归口,市图审中心、市质安站等多家单位编写的《建筑工程施工图信息模型智能审查系统数据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图信息模型设计交付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图信息模型智能审查规范》《建筑工程竣工信息模型交付规范》四本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地方标准也在其中。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这四项标准是江苏省首套建筑信息模型智能审查系列标准,涵盖了从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到施工竣工的全过程,具有较强的落地性和实操性。
南京市正式承接了住建部“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统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审批和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成为全国首批5个试点城市和地区之一。
《南京市运用BIM模型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审批及城市CIM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正式发布,为全市开展CIM/BIM试点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高位统筹和组织保障。
通过开展市场调研、可研分析,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市建委组织编制完成《南京市建设工程BIM智能审查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施工图智能审查管理系统可研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完成立项,正式开展系统研发。
试点项目整体通过专家组预验收。与系统配套的四项技术导则正式对外发布,为BIM技术在全国各地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提供了可落地、可实施的实践经验。
南京市BIM智能审查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通知》将部分新建工程纳入试点应用。
市建委制定《南京市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征集奖励应用BIM技术的示范项目,南部新城机场三路社区服务中心等9个项目入选,促进了全市BIM技术全生命周期应用。铁北高中新建工程项目率先采用BIM技术进行施工图报审,并顺利通过审查,全省首张建设工程施工图BIM智能审查通过告知书发放。
市建委印发《南京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服务费用计价参考(设计、施工阶段)》,明确BIM审查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单独列支,为南京市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BIM技术应用服务费用计价提供参考。
南京市建设工程BIM智能审查管理系统项目验收会召开,中国工程院丁烈云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经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系统研发成果入选《智能建造新技术创新服务典型案例集(第一批)》,成为全国典型。
《建筑工程施工图信息模型智能审查系统数据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图信息模型设计交付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图信息模型智能审查规范》《建筑工程竣工信息模型交付规范》四本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地方标准正式发布。
BIM全称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作为住建部开展“BIM/CIM”平台建设工作的试点城市之一,我市研发了基于CIM管理平台的BIM智能审查系统,开展规划报建、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管、竣工验收等环节的审批、审查和管理工作,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审批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BIM审图是围绕施工图审查业务流程,利用BIM信息模型进行图纸信息的网络传输、存储、审查和管理等。通过数字化手段,在计算机中建立虚拟建筑,各类设计数据直观呈现。
运用BIM技术具备的可视化、协同化、数字化、参数化的特性,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改变现有的施工图审图的工作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施工图审查过程中存在的大量规范理解不一致、审核尺度不一样、审查工作量大、环节管控难导致模型成果疏于审查的困难,实现施工图的智能辅助审图,提高模型成果的精度和质量,提升审查效率,助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BIM应用的精髓在于各阶段的数据能贯穿项目从设计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对项目的建造及后期的运营管理持续发挥作用。
据了解,传统审图是依据二维图纸进行审查,信息分散。而BIM轻量化模型,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建筑物真实信息。BIM审图平台开放一键上传BIM模型,自动提取三维模型信息,实时采集平台数据,解决审查机构从项目报审到备案、归档的全过程数字化。
市图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BIM审图平台可实现智能化机器审查,人工可随时在图纸上进行批注,并一键导出审查结果报告,实现了对审图的全过程记录,让违规问题无处藏身,确保建设工程质量责任可溯。BIM数字化审图平台对勘察设计单位所提交的电子文件进行审查,实现全过程流转电子化,减少繁琐的纸质文档递交环节,简化审批流程,提升监管和审图机构的服务水平。
施工图BIM智能审查模块专业覆盖建筑、结构、给排水(含海绵城市)、电气、暖通五大专业及消防、人防、节能三大专项共302条可量化条文,利用智能审查引擎,能自动、全面、快速、准确地检查出施工图设计模型违反规范条文的内容,机审与人工审查协同配合,提高审查效能。
举例来看,比如建筑专业可快速判断模型中的防火设计,疏散距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结构专业可自动检查配筋不足、抗震构造违反强条等问题;机电专业可自动检测消防管道管径、管道材质不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等问题;以结构审查为例,配筋检查的审查效率比人工审查快10倍多。kk体育
在竣工验收时,BIM可以实现模型三维移动浏览查看、施工图模型与竣工验收模型对比、实测比对、变更检查、质量安全管理、验收报告查看等功能,提高信息化监管能力。
截至目前,BIM智能审查系统共完成32个项目的运行和流转,涉及住宅、公建、学校、医疗建筑等多种类型,总建筑面积约26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490亿元。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智能审查大幅度提高了审查效率,以结构为例,类似于配筋不足、尺寸不足、刚性计算指标不满足要求等可量化信息的审查效率得到大幅提高,系统可以全面排查出所有问题,极大地减少审查人员校对的工作量,可以将审查精力集中到需要定性判断的重大安全隐患上,能够有效减少漏审,帮助发现和解决更多设计问题,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确保施工图设计安全。
记者从市图审中心了解到,此次落地的四项规范前身分别是《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图BIM智能审查数据标准技术导则》《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图BIM设计交付技术导则》《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图BIM智能审查技术导则》《南京市建筑工程竣工信息模型交付技术导则》,发布于2021年2月。
市图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推进施工图BIM智能审查以来,参与工作推进的负责团队发现,关于这项工作的国家标准正在编写过程中,江苏省还没有地方标准。国家标准从宏观层面提出了总体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具实操性的标准。南京市BIM施工图审查作为全国试点,结合BIM施工图审查对数据安全、设计成果交付、施工成果交付、审查管理范围等要求,制定了符合南京市BIM施工图审查管理实际要求的地方标准,指导审查机构、设计咨询机构、施工单位、施工质量监督部门以及研发机构等相关单位工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想要高质量推进施工图BIM智能审查工作,必须要有南京自己本土标准,于是,团队结合试点工作,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南京自主研发的数据格式宁建模在施工图审查、施工管理及竣工验收过程中的信息要求、最新的通用技术规范内容、BIM数据生产变更要求、施工信息完善要求,将四项导则再升级,成为地方规范。
“四本技术导则上升为地方规范,层级更高,具有更强的规范作用,对于我市建筑工程BIM智能审查工作有更强的指导意义,为国家和各地方相关标准规范的编制提供了可落地、可推广的实践经验。”这位工作人员说。
具体来看,《建筑工程施工图信息模型智能审查系统数据规范》明确了施工图信息模型智能审查阶段数据组成,有利于帮助研发人员了解“NJM”宁建模数据格式,为丰富南京市施工图信息模型智能化审查生态提供指引,kk体育拓展施工信息模型的应用场景。
《建筑工程施工图信息模型设计交付规范》明确了在智能化审查模式下,施工图信息模型的设计流程及设计要求,指导设计人员进行模型设计及交付,保障施工图信息模型进入系统审查前的数据完整性,避免因模型构件不完整或模型信息属性不规范导致智能化审查过程中出现误报,保障审查的有效性。
《建筑工程施工图信息模型智能审查规范》明确了计算机智能化审查的方式及内容,有利于帮助审查人员区分人工审查与机器审查的界面。随着技术的发展,为审查规则的扩充提供依据,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智能化审查的覆盖面,保障施工信息模型的合规性和完整性。
《建筑工程竣工信息模型交付规范》明确了竣工信息模型的深化与交付内容,保障设计、kk体育施工基于同一个模型进行专项应用,从政府监管角度完成施工许可、施工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的全过程闭环管控,为智慧城市提供可靠数据基础。
数据库的建立对智能审查的开展至关重要,然而,前期由于数据不够深化,对后期工作的开展有一定影响。脱胎于《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图BIM智能审查数据标准技术导则》的《建筑工程施工图信息模型智能审查系统数据规范》,对数据库进一步深化,提出更细的要求。市图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保障数据的自主可控,服务于施工图信息模型的智慧化审查,南京市自主研发了“宁建模”数据格式。《数据规范》明确了施工图信息模型智能审查阶段数据组成,有利于帮助研发人员了解“宁建模”数据格式,为丰富南京市施工图信息模型智能化审查生态提供指引,拓展施工信息模型的应用场景。
“以前对建筑信息在数据上没有统一要求,数据相对混乱,《数据规范》要求建筑工程施工图信息模型中所有模型单元应采用公制单位,比如信息模型中长、宽、高等一维几何属性描述以‘mm’为单位,保留整数显示;或以‘m’‘km’为单位时,保留三位小数,并在数据文件中予以标记。”这位工作人员说。相应的在建筑内部,墙体、楼梯、梁、柱、栏杆、阳台、飘窗等都有规范的数据要求。
“这就好比举办征文大赛,组委会收到的稿件有WORD文档,有PPT,有PDF格式,五花八门,”市图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打比方说,kk体育“这次我们与规划部门协商,以.NJM(宁建模)格式交付,便于政府监管。”
脱胎于《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图BIM设计交付技术导则》的《建筑工程施工图信息模型设计交付规范》规定了信息模型要以统一的标准来交付。施工图信息模型智能化审查能显著提升审查人员的效率及准确性,但其前提是模型数据本身需确保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建模。为保障数据的规范性,非常有必要约定满足施工图信息模型智能化审查的建模标准及属性信息内容。《交付规范》明确了在智能化审查模式下,施工图信息模型的设计流程及设计要求,指导设计人员进行模型设计及交付,保障施工图信息模型进入系统审查前的数据完整性,避免因模型构件不完整或模型信息属性不规范导致智能化审查过程中出现误报,保障审查的有效性。
从《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图BIM智能审查技术导则》而来的《建筑工程施工图信息模型智能审查规范》更加严谨、规范,利用计算机进行施工阶段信息模型的智能化审查,能有效提高模型审查的准确性和效率。当前阶段,计算机智能化审查与人工审查仍然处于并存的状态,即以人工审查为主、机器审查为辅的方式。随着计算机智能审查的不断演进,非常有必要建立一种约定计算机智能化审查的条文拆解方式、条文设计范围的规范。《审查规范》明确了计算机智能化审查的方式及内容,有利于帮助审查人员区分人工审查与机器审查的界面。随着技术的发展,为审查规则的扩充提供依据,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智能化审查的覆盖面,保障施工信息模型的合规性和完整性。“对建设单位来说,有了建立模型的规范,对政府监管部门来说,有了审查的规范。”市图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总结说。
从《南京市建筑工程竣工信息模型交付技术导则》而来的《建筑工程竣工信息模型交付规范》在竣工验收环节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施工图信息模型本身集成了构件几何信息、图纸信息、kk体育设计说明等重要设计信息数据,利用这些信息指导施工,实现三维技术交底、施工过程监管,有利于价值传递。为保障数据的有效传递,有必要约定施工过程资料如何与施工图信息模型关联,最终形成竣工信息模型,并满足竣工验收备案管理要求。《交付规范》明确了竣工信息模型的深化与交付内容,保障设计、施工基于同一个模型进行专项应用,政府监管角度完成施工许可、施工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的全过程闭环管控,为智慧城市提供可靠数据基础。竣工信息模型应包含建筑专业、结构专业、给排水专业、电气专业、暖通专业、室外给排水(含海绵城市)等的数据文件。竣工交付物必须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已完成施工图BIM智能审查、建筑工程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备案、竣工交付物已完成自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