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咨询热线:

400-023-5634

业务领域
联系我们

电话:400-023-5634

邮箱:admin@slashedon.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88号

您当前位置: 奇异果体育 > 业务领域 > 基础工程
kk体育让建筑回归生活 建筑时报专访中船九院青年师陈丹琳
发布时间:2024-03-05 10:05:49 浏览:[ ]次

  kk体育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同年在中国船舶集团所属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参加工作,现任公司建筑一室主任,兼任上海市建筑学会养老建筑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项目荣获国家及上海市各类奖项十余项,个人荣获上海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优秀勘察设计项目负责人等多项荣誉。此次疫情期间,陈丹琳接受建筑时报记者电话采访,分享她的设计师成长感悟及对设计市场未来发展的见解kk体育。

  陈丹琳:从小科学和艺术对我都有很强的吸引力,恰巧建筑学就是能融合科学与艺术的领域,于是高考志愿就选择了这一专业,进入了湖南大学建筑系,校园深厚的人文底蕴也深深激发了我对建筑设计浓厚的兴趣。大四时,我作为学生代表去北京参加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这里世界知名建筑师云集,展览和学术会议应接不暇,极大开拓了我的眼界,耳濡目染之中我感觉到中国建筑的蓬勃生机,由此决定走上职业建筑师的道路。

  陈丹琳:我想起了工作后的第一个原创项目,上海吴淞江边的一个住宅小区。记得当我一遍遍反复修改的房型方案终于得到了严苛的甲方的认可时,对方随即做了一个惊人举动:吩咐工地一砖一瓦建起来,三天后带我去1:1的“模型”里面走一遍。通过这次被震撼到的体验,我注意到关于人的尺度与空间的关系,以及小区内外场所“江、船、景”和内部空间的关系,这个体验和我在大学时代经常徘徊在古老书院的庭院空间重叠起来,鲜活在我的设计中。所以从我的职业生涯初始,我就摒弃了仅以外在造型引领整个项目方向的模式,而是注重建筑是否能以一种妥帖的方式去服务于人。后来我观察到很多优秀的建筑师所创造的空间,服帖到行云流水觉察不到他们做了什么,但是身处他们创造的空间中,人们感到安全,人们的想象力、热情会被激发。

  上海保利临港新城WNW-C5-05地块---2018年度上海市优秀住宅工程设计一等奖

  陈丹琳:我很早就获得注册建筑师kk体育、注册规划师双注册资质,然而具备项目负责人的资格和成长为项目负责人是完全不同的,“成长为”是对有着实践理想的建筑师的历炼kk体育。感恩在中船九院这个大型综合设计企业平台的机会,感恩怀着信任将很多项目托付给我的甲方。作为建筑师个人我是理想主义的,项目负责人则需带领团队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多年成长,我意识到每个项目都有其特质,项目负责人如在早期就能将这种洞察传达给整个团队,我们的工作将有的放矢。另外,项目负责人如能带领团队成员去看到所服务甲方后面更多群体使用者的需要,以一个普通使用者的身份去体验自己的设计,对由于各种困难产生的浮躁心态有所警觉,这样项目就容易接近最终的成功。我的大部分获奖项目和个人荣誉都是当项目负责人时获得的,这些荣誉和肯定值得骄傲,而期间经历的困难、挫折,让我突破了自己原本的局限,也成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

  上海保利临港新城WNW-C5-05地块---2018年度上海市优秀住宅工程设计一等奖

  记者:您主持参与了一些图集标准的编制工作,这对行业有着怎样的影响?对您的专业提升有着怎样的影响?

  陈丹琳:我主持了三本国标图集、上海图集的编制工作kk体育,同时也参与一些规范标准评审工作,所涉及的材料都是获得专利的新型节能型建材。最近看到一个数据,全国建筑全过程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量比重为一半以上,其中建筑材料占比超四分之一,所以要实现国家双碳的目标,新型的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个工作让我接触到很多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建筑的先行者,也让我意识到建筑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大量标准新型的材料部品和便于构造施工的构造做法互相衔接,需要材料部品研发,需要图集标准各类规范的配套。这些工作的启发已融入我的日常工作习惯,我经常带领团队成员梳理模块标准化,提高设计工作效率。我相信当更多专业人员运用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到这个系统的构建中,行业的建设水平能真正得到提高。

  上海太平天年护理院及养老公寓项目---国内一次建成、单体体量最大的医养结合型养老项目 获2021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

  记者:您还担任了知名地产公司的顾问,这与设计院工作的差异在哪里?对您的专业视野拓展有着怎样的影响?

  陈丹琳:设计院的工作主要是对内部分的全专业设计,顾问工作则是直接面对甲方。好的顾问工作是一种“双赢”的局面。顾问工作提高了我对项目的宏观认知以及敏锐度,使我更有意识地去理解整个项目的价值观,特别是我们所服务的甲方对于整个项目的理解,以及对我们所拥有资源的解读,帮助我找到工作的着力点和优势所在。在我所负责的每一个项目中都融入了大量的顾问工作经验,项目顺利进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此。

  上海崇明陈家镇滨江生态国际社区---2016年度上海市优秀住宅工程二等奖、第九届上海市优秀住宅规划建筑、房型设计、绿化环境三项大奖

  记者:作为上海建筑学会养老专业委员会成员,您认为养老建筑探索现状如何,未来将如何发展?

  陈丹琳:我担任专委会委员,又有幸在国内一次建成单体体量最大的医养结合型养老项目担任了后期项目负责人,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人就有可期的未来”这句名言体会很深,养老建筑看似是服务于老人,其实是服务于我们整个社会,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我国养老设施的建设重点己从“机构”转向“社区”,未来理想的状态是老人很大程度上不必为了获得某种特定的医疗服务来更换居住场所,而是可以被支持更有尊严地选择居家或者养老住宅、或养老设施中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从养老设施的设计中提取的经验尤为宝贵,可以用于养老住宅和住宅。比如将应用广泛的家庭病床、支持“认知症”照护的空间设计,以及社区嵌入式养老设施、社区环境适老化更新、上海去年出台的《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技术导则》,都是对于人本关怀的养老建筑的探索实践。

  上海崇明陈家镇滨江生态国际社区---2016年度上海市优秀住宅工程二等奖、第九届上海市优秀住宅规划建筑、房型设计、绿化环境三项大奖

  陈丹琳:我觉得首先是热爱,如果没有对工作的兴趣,很难在遇到困难时坚持,这绝不是个轻松的行业。其次,我觉得任何事既然做了就得尽量把它做好,这是我的职业态度之一。我还有一些完美主义,很少对自己的东西感到满意,这也促使我不断去思考进步;但团队合作中我又相对包容,总是期待每个人都能自觉发挥潜力。有甲方评价说我领导协调能力强,在这一点上我并不自信,仔细思考这种力量可能源于这么多年我的规划与建筑理想的指引,那是早在2010年世博会的时候,我受邀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专访,对着话筒说出有深刻共鸣一位前辈的话:“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提倡平实健康的生活环境,建造常识意义上的好城市是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的起点和终点。”正是这种感同身受让我在这么多年中收获很多肯定,并有机会取得一些小小的成绩。

  陈丹琳:在我看来工作和家庭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职业热情源于对生活的热爱,这种热爱也包括去关注服务我们自己的家庭和其它家庭。但是在项目设计周期短、强度大的情况下,工作家庭在具体的时间精力分配上肯定会有矛盾,因此我尽量做到工作高效、家庭高质量的沟通和陪伴。然而在你的家庭和工作角色之前,得意识到,你首先是你自己,成为你自己。放下我内在要求完美女性形象,在爱他人之前找到爱自己、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方式。业余时间的阅读、写作、画画、运动、观展,都是随性的爱好,为了充分感受自己,这样就容易在家庭和工作中找到平衡点。

  陈丹琳:现在想想我一直是被引领的,二十多年来,我接触了办公、商业、养老、住宅、学校、工业改造、乡村规划等类型丰富的项目,让我对专业的理解突破了类型的界限,并从建筑设计延展到城市设计、规划景观。我希望未来我用更多积累和沉淀服务我们的城市,提供更为整合的空间解决方案,以及让自己满意、给人们带来美好空间体验的建筑作品,带领团队做更有影响力的工作。

  记者:您对当下的设计市场有怎样的预期?未来这个行业在哪些方面会发生变革?

  陈丹琳:当下建筑市场正处于变革的不适期,过去几十年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给设计市场带来的大量粗放型项目机会将不再重现,而未来城市发展在生态文明时期将回归服务于人的本源和初心。城市与自然生态、城市与人文传统、城市与低碳生活、城市与科技发展,我们的设计服务会更加围绕可持续发展、围绕建设项目运营、围绕最终使用者需求展开。市场将重新细分kk体育,能够在全过程设计咨询服务、设计施工一体化、全生命周期低碳建筑、文化自觉和文化传承方面形成特色的,将在新的市场里有一席之地。我相信大浪淘沙,机遇与挑战并存,机会是留给那些怀着热爱、服务的愿望而不断积累、去做好准备的设计师,这何尝不是一种健康时代的呈现?

  陈丹琳:疫情封控让我们体会到我们是何等依赖我们的城市、社区,人与人之间是多么紧密地关联。在封控居家期间,我对室内空间做了一些调整并观察到老人孩子的焦虑明显减轻,体会到空间、光线、空气不正是最好的建筑材料?我想起曾设计获奖的保障房小户型,曾经为争取各户的采光资源的努力,也许就是这一方阳光能在封控期间让人们感受到希望在前方。解封后,人们奔向充满流动感的城市和社区的公共空间去释放对自由的渴望。可见如果设计师们能在城市、社区、家的设计中重新定义和调动这种能量,我们将进入更和谐、包容、合作的氛围中。当浮华散去,更本质的东西显现出来。建筑,表达着希望。

扫码关注我们

服务热线

400-023-5634

邮箱:admin@slashedon.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88号